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银发”社会大考,我们如何作答?

发表时间:2019-05-15 15:18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养老也是人人关心的事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庞大的老年群体,正对养老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如何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近年来,面对银发社会大考,株洲市积极作答: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内容和形式呈现丰富多样的状况。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也仍然面临着诸多难点痛点,亟待研究解决。

老有所依    构建多重养老服务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515101939.jpg

刘茂秋夫妇在天元区福利院的住所

天元区敬老院,位于黄河北路和重阳路交汇处,是一家公办养老机构。该院场地宽阔,树木葱郁,老年人休闲、运动等设施较为齐备。
刘茂秋夫妇去年搬到这里。刘茂秋87岁,老伴李福音85岁,两人住在老旧小区6楼,每天爬上爬下气喘吁吁,买个东西也不方便。
刘茂秋的两个儿子不在身边,一个在日本,一个在江苏,一年到头难得回父母身边。我们在儿子那里住过一段时间,但还是觉得不习惯,又怕给他们添麻烦,就回株洲了。刘茂秋说。
住在敬老院好,有吃有喝,有人照顾。纱窗坏了,跟院长说一下就修好了,空调也是新换的,在这里还可以认识新朋友。李福音说,他和老伴两人一个月下来交费2340元,这比请一位保姆便宜。
同样是养老,市心怡养老院这家民营养老机构的收费就要高些。这里的收费项目包括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平均一个人的收费在3500元左右,最贵的在5770元。
记者看到,心怡养老院每间房屋像宾馆一样整洁,配备都是适老化家具和防跌倒设施,电梯是医用电梯装备,还设有老年人大学、康复训练室、老年健身房等,他们与天元区人民医院共建医养合作,自己也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尽管价格高,但有三分之二的人已入住。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家住芦淞区白关镇姚家坝村七旬老人杨家福,6年前中风,一侧身体偏瘫,行动不方便。今年元月开始,市圆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每个月上门服务一两次,为老人提供居家保洁、理发剃须、康复按摩、水电维修、陪同就医等服务。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根据相关调查,有97%的老人希望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为此,全市构建起“9073”的养老格局,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建设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老有所医   启动医养结合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515085259.jpg

市心怡养老院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

截至今年3月底,株洲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74.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15%,远高于10%的老龄化标准。未来,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还将持续增加。预计到明年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5%
相比之下,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36家,其中取证的民办21家(含公建民营2家),农村敬老院115家。全市共计各类养老床位2562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4.6张。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明年,株洲市养老床位将达到35/千老人的配置标准,不断增加养老床位供给。
对老人来说,健康是养老中的关键一项。市民政局福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株洲市已启动医养结合,通过整合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养老和卫生服务设施效益,搭建老年人就医转诊的绿色通道。
荷塘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60岁以上、子女不具备赡养能力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银铃伴的关爱空巢独居老人项目。该项目理事长田颖介绍,他们为服务对象提供响铃问好(平时一周上门服务一次,有突发情况随叫随到),跑腿代办(帮助半失能、失能空巢老人代购生活用品),诊疗快递(医务人员每个月主动上门诊疗、帮助联系住院),救护协助(老人突发疾病时,对接医院开通绿色通道,120上门接诊免费)四大服务。
株洲市鼓励工矿医院转型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服务业,鼓励公立医院拓展医疗健康服务业,同时推动部门联动,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老年病、康复、中医等专业科室设置,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服务。到明年,试点区(市)示范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00%实现有定向签约医院或开辟护理区,且护理床位达到30%以上;50张床位以上的街道嵌入式养老机构,100%设立卫生室(所)。

瓶颈    床位少、费用高、高级护理人员短缺

微信图片_20190515085243.jpg

市心怡养老院的护工陪老人做康复。

株洲21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民营10家,公办民营2家,公办公营9家。
记者走访发现,市公立养老机构容纳能力有限,已是一位难求,以天元区敬老院为例,该院内的60张床位已满。很多人打电话过来咨询床位,但床位有限。该院院长高秋元说。
私营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株洲普通职工退休工资一个月2000元左右,根本支付不起。天元区某事业单位员工沈先生表示。一方面私营养老院收费高,绝大多数居民望而止步,另一方面,私营养老院投资成本高,艰难维持运营。我们全部配用了医务床,每张上千元。心怡养老院院长戴楚兰坦言。
株洲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年初,农工党株洲市委在调研时了解到,全市90%的养老机构均医养分离。以城区为例,由企业医院转型而来的康复医院等,社会资本举办的佳满康复医院等,再加上公立医院开办的老年病科,医养结合床位不到1500张。
与此同时,小微养老机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难以通过医疗服务审批,内设医务室很难实现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再者,我市目前养老机构高级护理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1%,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甚至没有做到持证上岗,造成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无法提供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我市已经有精准施政的政策,但政策还是迟迟未落地。业内人士表示,去年5月,市政府办专门下发实施意见,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进行政策支持。其中明确,城区内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经市、区民政部门验收合格的,自建新增床位每张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租用(改扩建)新增床位每张给予6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建设补贴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承担。补贴总额超过300万元的,由市、区财政在三年内分批次给予拨付。株洲有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居家和政策养老服务补贴等等,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能落实到位。湖南心怡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蒋皓呼吁。

【记者手记】让老人可承担,让企业有回报                   

  俞强年

面对养老服务的急迫需求,国家有要求,株洲有探索。株洲市通过降低养老服务业准入门槛,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
养老应向系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需要政府、市场、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养老机构与养老事业发展,一个是满足老人的多样需求,一个是确保养老机构稳健运营。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就要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和品质保障水平,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实现企业建设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双下降,让老年人可承担,让企业有回报,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满足养老机构稳定可持续发展。

(株洲日报记者 俞强年 通讯员 周益民)




0731-28899000  17377917976
19918489269